“降碳”共识加速形成 高耗能行业ESG披露快速增长

证券时报记者 胡敏文

今年入夏以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世界上多个地区遭遇高温、干旱、洪涝、风暴等气候挑战。“水深火热”的强烈冲击,极大拉升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高耗能行业无疑是“碳约束”的关键领域。

不单因为高耗能行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还在于在当前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下,其庞大的工业活动,使其成为碳排放的“大户”,直接关系到“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双碳”战略中,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扮演着重要角色。ESG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指标,创新地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及治理等方面的绩效,已成为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资本市场不断贯彻的缩影。积极开展ESG信息披露并制定科学减排目标,无疑是引导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透过火电、有色、建材、化工、石化和煤炭等为代表的高耗能行业上市公司,可以看到近年来所呈现的ESG信披、ESG评级及减碳行动,反映微观主体为实现国家宏大目标所作出的努力。

高耗能行业

ESG披露率升至49%

ESG信息披露,不是一纸报告那么简单。ESG体系对于碳排放、产品碳足迹、生物多样性、污染与废弃物、多元化平等和可持续供应链等问题的关切,使其成为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设施”。

随着“双碳”进程推进,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自愿发布独立的ESG报告。

从信披情况来看,呈现出几个典型特征。

一是ESG报告披露率快速提升。2020年及之前,高耗能行业上市公司ESG报告(包括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数量尽管保持小幅增长,但披露率一直在30%左右波动。2020年,我国“双碳”目标公布后,ESG报告披露数量和披露率均出现显著增长。根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A股(不含北交所)六大高耗能行业共有上市公司634家,其中310家披露了2023年ESG报告,披露率达到49%,披露量和披露率均创历史新高(图1)。

二是高耗能行业央企上市公司ESG披露率领先,2023年度ESG报告披露率达到93%。相较之下,地方国企披露率为59%,而民企披露率仅为29%。

三是ESG信披质量出现明显改善迹象。据戴德梁行的研究,央国企在ESG报告编制过程中,积极参考国内外专业披露标准,参与权威ESG评级认证,整体展现出较高的专业性和透明度,大部分国资企业发布了50页以上详尽报告。多位ESG领域从业人员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尽管如此,他们提到,披露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当前ESG信息披露以自愿披露为主,但是ESG强制性披露时代的脚步已经临近。2024年4月12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同步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对A股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等可持续信息披露做出了规范,对披露主体、披露时间、披露议题、定量数据和利益相关方回应做出了总体要求,并明确了首批强制执行范围。这标志着上市公司定期开展ESG信息披露已经步入了责任化和标准化的新阶段。

多家公司ESG评级跃升

企业ESG信息涵盖因素众多,如何提纲挈领抓住关键,对企业的ESG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已成为投资者践行ESG理念所面临的难题。ESG评级是对企业ESG绩效或价值进行综合评判的直观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合投资者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在商界和投资界中愈发受到重视。

根据第三方评级机构商道融绿的评级结果,我国高耗能行业上市公司ESG表现呈现出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是多家上市公司ESG评级提升。

在2019年~2023年连续五年获得评级的107家高耗能行业上市公司中,有90家评级被上调,14家维持原评级,只有3家评级被下调。至2023年,这些企业中有43%获得了A类(A、A-)评级,有56%获得了B类(B+、B、B-)评级,只有1家是C+评级。尽管如此,仍应看到,尚未有上市公司达到A+评级(表1)。

二是央企ESG表现更受评级机构的认可,对央企的ESG评价普遍高于地方国企和民企。2023年高耗能行业央企上市公司获得A类评级的占60%,而民企中获得A类评级的仅占一成(表2)。

据业内人士介绍,2022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牵头发布一系列提升央企治理能力的政策,强调央企要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绩效评级和投资指引。政策推动下,央企积极践行ESG、进行信披,是央企形成ESG评价优势的基础。

降碳取得初步成效

ESG报告中,碳排放是重点关注对象。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工业的高增长伴随着高能耗和高排放。在提出“双碳”目标的前一年,也就是2019年,碳核算数据库(CEADs)的数据显示,当年工业碳排放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85%左右,其中,电力工业占中国工业碳排放的56%;在非电力工业中,石油化工、化学原料、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制品是前五大高碳排放行业,占中国工业碳排放的41%,而其他一般工业行业仅占剩余的4%。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双重驱动下,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4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企业积极行动,不少公司切实将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生产和运营当中。

根据第三方ESG数据平台青绿的信息,在连续四年披露碳排放量数据的40家上市公司中,有29家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单位营收碳排放量)降低。其中,国电电力、大唐发电、长源电力、吉电股份等15家上市公司的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在三成以上。尽管如此,在“碳”这个问题上,企业主动披露信息动力仍显不足。

根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诗一的研究,工业部门碳中和战略的实现需要以技术为核心,以市场为机制,以政策为引导,并充分发挥技术、市场与政策之间的协同作用。非电力工业未来核心的碳减排技术路径为能源效率提升和清洁能源消费替代,电力工业未来核心的碳减排技术路径则为清洁能源替代。

在全球性环保风暴的大背景下,环保标准的提高、资源的稀缺性、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呼声,都促使企业必须更加积极地应对ESG挑战。主动承担环保责任,改善环境信息披露,加强环境业绩管理,践行ESG理念,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企业责任,成为企业行稳致远、进而有为的关键动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fufu.com/16/06/4125.html

(0)
财华网的头像财华网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16 日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16 日

相关推荐

  • 造纸行业触底回升七成公司业绩预喜 下半年或迎新旺季

    ◎记者 郭成林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7月15日,A股已有16家造纸业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11家业绩预喜(预增、大幅上升、扭亏),占比近七成,部分公司业绩大幅上涨,上半年利润已超或接近去年全年;另有2家公司预告减亏。 2023年,造纸行业陷入低迷周期,24家A股造纸业上市公司中的大部分经营业绩出现下滑。“去年国内造纸行业经历了周期性…

    财经 2024 年 7 月 18 日
    16300
  • 廖岷: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工作已启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方案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孙璐璐 证券时报网讯,财政部副部长廖岷10月1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4年6月末,6家国有大型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2.3%。财政部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按照统筹推进、分批分期、一行一策的思路,积极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筹集资金,稳妥有序推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这个工作已经启动,正在等待各…

    财经 2024 年 10 月 12 日
    2000
  • 净化资本市场环境 多部门联手斩断“小作文”利益链

    本报记者 吴晓璐 9月21日,公安部网安局发布一则打击证券市场网络谣言案件。据公安部网安局介绍,刘某、陈某、邵某3人为博取关注、吸粉引流、谋取利益,故意编造发布涉转融通谣言信息,误导公众认知,涉嫌扰乱金融秩序。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对相关人员依法处罚,并指导网络平台对相关账号采取处置措施。 去年以来,打击网络谣言、治理“小作文”成为监管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受访专…

    财经 2024 年 9 月 23 日
    3800
  • 资金面迎万亿元缺口 市场再起降准呼声

    9月18日,中期借贷便利(MLF)常规性到期延后续作。为对冲短期流动性缺口,央行进行大额逆回购操作。 不过,9月下旬资金面的稳定性仍面临税期、跨季、地方债供给增加等挑战。业内人士期盼央行降准以补充银行负债端资金缺口,并维持跨季资金面的稳定。 MLF到期延后续作 央行昨日公告称,为对冲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等因素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在公开…

    财经 2024 年 9 月 19 日
    3400
  • 打造股市长牛|《财经》社评

    国庆假期前后中国股市走出了一波气势如虹的行情,令低迷多时的资本市场瞬间活跃起来,提振了人心士气。后来出现的冲高回落和阶段性盘整,均属正常现象。接下来,如何避免股市大起大落,以稳健的步伐迈向长牛,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局面保驾护航,考验着监管层的智慧和投资者的定力。 有一些人士认为,此次股市上涨有着较强的“政策牛”的气息,因此对其可持续性存有这样那样的疑虑。确实,…

    财经 2024 年 10 月 15 日
    23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