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蚂蚁集团正计划收购好大夫在线,同时,有支付宝医疗健康内部人士表示,双方已经在今年6月底达成相关业务合作。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联系了多位蚂蚁集团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没有什么内容可以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好大夫在线第一次传出被收购的消息。去年8月,有消息称,互联网大厂欲收购好大夫在线,目前已经给出报价。今年4月,又有消息称阿里健康正与好大夫在线洽谈收购事宜,且双方已经就一些关键问题的谈判取得实质性突破。彼时,双方都在第一时间予以否认。
“原来市场一直是阿里健康与好大夫在线的传闻,大家也感觉比较贴切,因为阿里健康是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深耕。但目前又传蚂蚁将收购好大夫在线,好像不是很搭。关键的原因,在于蚂蚁想要发力服务领域。”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好大夫在线依旧可以和阿里健康有很好的合作,但二者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与此同时,赵衡指出,由于医疗的刚需性和线下服务的可靠性,线上医疗服务收入的规模虽然在持续增长,但获客成本始终高昂,至今都缺乏能持续盈利的公司。即使在2023年大幅削减成本的情况下,大部分公司仍然持续亏损,只有少数公司出现了单季的盈利。
如今,好大夫在线选择背倚拥有巨大C端流量的支付宝,又将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打开怎样的想象空间?
商业化之问
如果按好大夫在线第一版网站上线时间计算,到今年7月17日,王航与好大夫在线已经走过18个年头。“成年”之际,好大夫在线开始讲述另一段故事。
回顾好大夫在线的发展,不难发现,在其最初成立的几年,王航并没有考虑过商业化的问题,团队一心扑在提高服务质量上,这为后来的良好口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为其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2015年,好大夫在线拿到C轮融资之后,一直被认为是互联网医疗的领军者。直到现在,尽管面对激烈的竞争,好大夫在线平台在医生中的使用率仍属于第一梯队。有调查显示,在各个线上问诊平台中,好大夫在线平台的使用率超过30%。相较而言,面对不同平台,主任医生常用好大夫在线的比例更高。
作为在线问诊平台,好大夫在线向来是互联网医疗领域的一个特殊存在。多年来,好大夫在线坚持“三不做”策略,即不做面向患者的广告、不开设也不投资线下医院、不自建药房也不卖药,单纯依靠医疗服务付费。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梳理我国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盈利状况,可以看到实现盈利企业主要的商业模式包括医药电商、服务收入、互联网医院、技术输出与平台分成、O2O模式以及B2B模式。而亏损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商业模式包括在线问诊平台,因为受限于政策,平台不能开具处方,导致仅提供一些信息咨询服务的轻问诊下用户黏性不高,客单低,最终无法实现企业盈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当在好大夫在线APP选择“我”界面时,右下角会弹出“为好大夫助力”的入口,里面包括“鼓励我们一下”和“给我们建议”两个选择。当选择“鼓励我们一下”时,会出现“给好大夫在线加油”字样,用户可以选择免费或5元、20元、50元以及其他金额的打赏。从2022年8月开始,至今已有超800人次在线鼓励。
也有一些细节也值得关注,记者注意到,好大夫在线APP是目前鲜有的没有开屏广告的在线医疗平台。
但无论如何,“三不做”策略下的好大夫在线必然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即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王航和好大夫在线必须回答商业化之问。
2022年底,业内流传一封王航发出的《给全体员工的信》,其中指出,好大夫在线即将进行战略及组织结构调整,具体方向就是从创业期的专注产研转型为市场开拓。王航希望公司能摆脱对融资的依赖,做到自负盈亏。
次年6月8日,王航在公司内部发出《公司最新情况说明》,指出自2022年12月开始的一系列业务调整以来,公司亏损情况快速改善,但面对股东撤资、要求赎回的巨大压力,调整方案未达到预期。
随后,便是市场多次传出好大夫在线被收购的消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通过支付宝“医疗健康”入口选择“问诊”,弹出的界面已经出现了“好大夫在线”的跳转入口,点击进入后发现页面布局以及具体内容与好大夫在线APP一模一样。目前,好大夫在线还是以一个类似于小程序或第三方平台的形式存在,在“问诊”界面,主体服务仍是由阿里健康提供。
“未来,好大夫在线与阿里健康最大的差异可能在于,好大夫在线更多是从支付的角度出发来完成服务,也就是说其服务更多是为了提高用户的支付粘性。支付宝之前一直以支付作为核心,如今,蚂蚁在服务领域持续发力,想通过提供各类服务场景保持用户粘性。据我所知,蚂蚁现在已经成立了医疗健康事业部,这原来是没有的。”赵衡说。
如何破局?
如何更好实现商业化,其实并不是好大夫在线独有的难题,而是互联网医疗领域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互联网医疗盈利难,首先是医疗服务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安全性要求,同时,医疗服务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方,这些环节和参与方之间的协调和信息共享是互联网医疗面临的重要挑战。此外,医疗服务还需要面对复杂的医疗纠纷和法律责任问题。
当前,在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部分互联网医疗企业已呈发展疲态,除了好大夫在线多次被曝裁员、陷入被收购传闻外,中国互联网医药企业赴美上市第一股的1药网已启动退市计划;曾经的明星医药电商康爱多处于悬崖边缘;春雨医生在高光之后也陷入了沉寂。
国外亦是如此,Teladoc继2023年初裁员后,于今年1月再次进行裁员;联合健康旗下Optum于今年4月中下旬发布消息进行裁员;沃尔玛和沃尔格林也进行了关店和裁员。
值得一提的是,从互联网医疗龙头Teladoc的2023年财报和2024年的业绩预测来看,互联网医疗的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
根据财报,Teladoc在2023年营收26亿美元,比2022年的24亿美元增长了8%。这是自从Teladoc上市以来,营收增长首次低于10%,同时,Teladoc对2024年营收增速预测只有5%以下。
在赵衡看来,Teladoc所面临的增速大幅下滑的问题对所有互联网医疗企业都适用,这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被疫情快速催熟之后的必然趋势。
“虽然受到高基数和用户习惯的影响,在线问诊的使用率仍远高于疫情前,但数字医疗领域的市场出清仍在继续。”赵衡表示,数字医疗的需求在2021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衰落,但之前的投资所带来的供给却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个市场,从而产生了明显的供大于求。
从市场规模层面看,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互联网+医疗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3099亿元,同比增长3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4190亿元。
由此可见,虽然市场规模或将超4000亿,但其增速已然有所降低。
尽管数字医疗领域的出清仍在继续,但在赵衡看来,包括在线问诊平台在内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并非只有被收购或关闭的命运。“从目前来看,这些企业自己活下去也没问题。好大夫在线最大的问题是股东想要出售,创始人本身应该不想出售。因此,如果没有股东的要求,企业又能盈利,也是可以很好生存下去的。”
在王文华看来,目前互联网医疗在商业化方面还有不少痛点需要解决。首先产业链整合的能力决定了互联网医疗企业最终可以实现的商业模式。不同互联网医疗企业切入这一领域的基因大相径庭,能够建立在自身优势资源基础上的资源整合,才会有实现收入增长和盈利的可能。其次,企业需要探索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如互联网的线上优势结合线下服务、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等,从而增加收入来源。
“此外在市场教育方面,需要提高市场对互联网医疗的认知和接受度,提升流量的存留和转化,通过不断积累的用户沉淀和用户行为的渗透影响,从而逐渐培育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工具的习惯。”王文华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fufu.com/16/02/4766.html